公司动态DYNAMIC

“眼见为实”永远是投资的第一步 | 量化 vs 价投 | 从走进、了解到连接,我们如何实现投资者与管理人的零距离 | 活动回顾

发布日期:2025-08-01 19:34:30 返回上一级

在当今复杂多变、信息冗杂的资本市场中,投资者与资产管理人之间的鸿沟似乎正被无数份研报、数据与线上路演所填满,但真正的信任与深刻的认知,却难以单凭这些间接的材料来建立。

为此,我们回归本源,倡导一种更具温度、更为扎实的连接方式。

这便是“渝见资本,蓉聚未来”——重庆知名私募探访日系列活动的核心目标:走进、了解、连接

“走进”,意味着我们必须打破空间的壁见,从屏幕前走到机构的办公室里。我们坚信,实地探访是建立信任的第一步。

亲眼所见一家私募机构的真实工作环境、团队氛围与硬件设施,能够传递出远超任何宣传材料的直观感受。

这不仅是对管理人运营实力的一次“硬件”检验,更是对其文化与精神内核的一次“软件”感知。

通过“走进”,我们将抽象的品牌形象,转化为具体、可感的鲜活实体。

“了解”,是超越“走进”物理空间后的核心诉求,它要求一次心智与思想的深度互动。我们摒弃了单向的、浮光掠影式的宣讲,转而追求双向的、刨根问底式的交流。

通过聆听核心投研团队分享最前沿的策略思考、复盘经典的投资案例、剖析当下的市场观点,投资者得以窥见投资决策背后那严谨复杂的逻辑链条。

这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思想的碰撞,是在反复的问答与辩论中,真正“了解”一家机构的投资哲学是否与自身理念契合,其风险控制体系是否如宣称般稳固。

“连接”,是本次活动的最终目的与价值升华。

在“走进”并“了解”之后,我们致力于搭建一个高效、精准且互信的沟通桥梁,将优秀的投资者与卓越的管理人紧密“连接”起来。

这并非一场泛泛的社交,而是一个经过精心筛选、仅限少数专业投资者的私密圈层。

在这里,资本的需求方与管理方可以进行深度的业务对接,探讨潜在的合作模式,建立长期的伙伴关系。

我们相信,真正有价值的“连接”,源于共同的认知基础与价值认同,而这正是我们通过“走进”与“了解”所努力奠定的基石。

正是基于“走进、了解、连接”这一核心理念,6月14日,一个阳光明媚的周六,由天府对冲基金学会与巴蜀金融圈联合发起的“重庆知名私募探访日”活动,十五位左右来自各地的机构代表与专业投资者齐聚一堂,共同开启了这场对重庆两大特色私募——期货量化「细水资产」与本土价值投资先锋「旭日盛德」的深度探访之旅。


一、走进——亲临其境,感受量化交易的心跳

活动的序幕于上午九点半准时拉开。与会嘉宾们首先走进了本次探访的第一站——细水资产。作为国内期货量化领域的佼佼者,细水资产的办公环境处处透露着科技与严谨的气息。嘉宾们首先参观了其现代化的办公区以及旗下知名的金融服务平台“大盘手网”的运营中心。

整洁开放的工位、多屏显示的实时行情数据、以及墙上悬挂的复杂策略逻辑图,无一不向来访者展示着量化交易独有的魅力——冷静、客观、高效。

与传统投资机构会议室里的唇枪舌剑不同,这里的空气似乎都由数据流和代码构成。细水资产的负责人热情地向大家介绍了公司的发展历程、技术架构以及风控体系。

嘉宾们近距离观察了交易员和策略研究员的工作状态,感受到了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中,量化机构如何依靠强大的系统和模型来捕捉交易机会。

这种“走进”带来的沉浸式体验,远比阅读一份产品净值曲线图要来得震撼和真实。它让投资者直观地理解了,稳定的超额收益背后,是日复一日的模型迭代、是海量数据的处理能力,以及对技术和人才的巨大投入。这第一步的“走进”,便为后续的深度“了解”打下了坚实的信任基础。

二、了解——双赛道思想碰撞,激荡投资智慧

量化之矛:揭秘CTA策略的超额收益逻辑

短暂的参观过后,活动进入了核心的分享环节。细水资产的投研团队为在场嘉宾带来了一场关于量化CTA策略的收益逻辑的精彩分享。

团队深入浅出地剖析了其策略矩阵的构成,从经典的趋势跟踪,到更为复杂的机器学习模型、多空套利策略,展示了其如何在不同市场环境下,通过多元化的子策略组合来平滑收益曲线、降低回撤。分享中,一个核心亮点在于对“策略失效”的识别。细水团队认为,在日益有效的市场中,策略的超额收益(Alpha)并非源于某个单一的“圣杯”模型,而是来自于一个完整的、不断进化的投研体系:包括对高频、另类数据的挖掘能力,对交易执行细节的极致优化(降低冲击成本),以及至关重要的、动态调整的风险管理框架。

在互动环节,嘉宾们围绕模型过拟合、策略容量、以及如何应对“黑天鹅”事件等关键问题,与细水团队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团队坦诚地分享了他们的应对之道,强调了模型并非万能,真正的壁垒在于人与体系的结合,即如何快速识别模型失效的信号,并启动相应的预案。这场分享,让在场的专业投资者们对量化CTA的认知,从一个模糊的概念,深化为一套严谨、科学、且充满艺术性的方法论体系。

价投之盾:加强预期管理下的本土化价值投资

经过短暂的茶歇,旭日盛德的投研团队开始了他们的精彩分享。如果说细水资产代表了投资界的“理科生”,那么旭日盛德则展现了“文科生”的深邃与睿智。他们为在场嘉宾带来了与量化截然不同却同样精彩的投资视角。

分享中,旭日盛德通过几个匿名的投资案例,生动地展示了其投研流程:如何通过深入的产业链调研,挖掘出具备长期护城河的隐形冠军;如何精确评估管理层的能力与品格;以及,最关键的是,如何在一个“好公司”但“好价格”稍纵即逝的市场中,进行精准的买卖决策。这场分享不仅是对经典价值投资理论的一次精彩的本土化演绎,更是一场关于投资哲学的深度思辨。它让在场习惯了数据与模型的嘉宾们,重新审视了“人”在投资决策中的核心作用,以及长期主义在穿越周期中的强大力量。

一“矛”一“盾”,一“量化”一“价投”,两种截然不同的投资范式在同一个空间内的激烈碰撞,恰恰是本次活动“双赛道碰撞”亮点的完美体现,极大地拓宽了所有参与者的认知边界。

三、连接——构筑信任桥梁,共话未来机遇

随着旭日盛德分享的结束,活动进入了自由社交与深度对接环节。与大型论坛的泛泛交流不同,本次活动“仅开放15个席位”的精品模式,确保了交流的深度与高效。在轻松的氛围中,与会的机构代表、专业投资者与细水资产、旭日盛德的管理团队围坐在一起,就上午的分享内容进行着更为细致的追问与探讨。

话题从宏观经济的走向,延伸到具体行业的投资机会;从策略模型的细节,讨论到资产配置的方案。一位FOF基金经理,与细水资产的策略总监就CTA策略在多资产组合中的风险对冲作用进行了长时间的交流,并交换了联系方式,以期后续进行更深入的产品尽调。另一位个人专业投资者,则向旭日盛德的基金经理请教了关于汽车行业未来发展的看法,并对其独特的“供应链优化与账期管理”理论表达了高度的认同。

这正是“连接”的真正价值所在。它超越了单纯的信息传递,演变为信任的建立与合作意向的萌生。

主办方为大家创造的,不仅是一个学习的场景,更是一个优质资本与优质资产相遇、相识、相知的平台。

午宴过后,部分意犹未尽的嘉宾还选择了继续前往旭日盛德等金融机构进行更为深入的参访,将“走进”与“连接”贯彻到底。

结语

当夕阳为山城重庆的天际线镀上金边,“渝见资本,蓉聚未来”——重庆知名私募探访日首期活动也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这场活动不仅成功地实现了其“走进、了解、连接”的核心目标,更是在成渝两地的金融圈层中,激起了一圈关于“回归投资本源、寻求深度链接”的涟漪。

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这样务实、深入的系列活动,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优秀投资者与卓越管理人实现双向奔赴。

我们期待下一次的相聚!